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妇幼保健

延年益寿话饮食

时间:2016-09-06 10:33:34  来源:中国健康新闻网  作者:林廖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老百姓的大事儿。明代著名大医学家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可见,古人对饮食何等重视。饮食养生古往今来一直是热门话题。探究进食方式,研究饮食养生方法,是几千年来人们不断探索的问题。这就是说,不光要吃得营养,还要吃得科学合理。下面这些饮食方式是前人总结的养生经验,值得借鉴。

  食量宜少:当今养生学家提倡吃八分饱,在保证营养前提下“少吃一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寿高101岁,他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应把握在尚饥非饱之间的状态。他提倡养生以少食为佳,最好是“早饭清清一碗粥,夜饭少吃亦教足”。著名的麦凯效应已证实少食可延寿。基因学说也证明,少食可有效地延长端粒DNA序列缩短的速度,而端粒DNA序列是寿命生物钟所在。少食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潜能,而具健体强身多种效应。少食的保健作用,还在于它能防治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肥胖症、癌症、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

  细嚼慢咽:如今,一些发达国家提倡慢生活,其中也包括饮食速度放慢一些。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健康与营养学专家一致倡导新的饮食观念:“想长寿吗?慢点儿吃。”这些专家甚至列举“快餐综合征”的种种表现,狼吞虎咽者在短时间内体内血糖上升很快,而细嚼慢咽者血糖就相对稳定。养生学家提倡细嚼慢咽,回归传统美食习惯和美食文化,并让人们懂得“吃得越慢,活得越久”的道理。“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可以起到减肥、美容、防癌、健脑等等意想不到的作用。

  多吃素食:素食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文明病、富贵病的办法之一。营养学家一直在强调,尽量吃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等),少吃动物性食物(肉、鱼、禽蛋、奶制品等),尤其要少吃高脂肪含量的食品,免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引发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但单纯素食,尤其是绝对素食不可取,顶多是“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那样营养也不够。人类就是杂食性高级动物,荤、素不可偏废。

  多吃杂粮:杂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使营养平衡的保证,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道理。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联合国防癌基金会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天吃8种以上果蔬。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杂食思想,一直受到古往今来的中国人的高度重视。杂食的正确办法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注意粮豆混食、米面混食,多吃杂粮及多种食品。

  口味清淡:我国北方冬季苦寒,形成了吃咸菜、腌菜的习惯,口味偏重。实践证明,多盐饮食是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北方人心脑血管病居高不下,与此很有关系。口味清淡一些,就可以避免这些弊病,多么简单的事儿啊!口味清淡还指淡薄滋味,多食蔬菜。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善养性者,常很少食肉,多食饭。”民谚讲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多盐、多油、多糖现在称为“三害”,口味清淡就是要避免这“三害”。

  吃新鲜的: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少吃剩菜剩饭或尽量不吃,更不要吃变味的饭菜,否则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或肠胃疾病。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生食被认为是“良性回归自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营养要素,有多种好处。比如,夏日我们喜食的各种凉拌菜,不仅味美,而且营养成分保持的好。老百姓历来有生食瓜果葱蒜的习惯,但生食范围狭窄。一般的瓜果蔬菜经过高温烧煮,包括维生素在内的许多营养成分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吃就无此弊端,但要记住,生食要清洗干净。

  干嚼:偶尔嚼干面包、干馒头可以增强咀嚼功能,刺激牙周、牙龈的神经末梢,刺激含有抗癌因子的唾液分泌,起到健胃、健脑、美容、抗癌的功效,吃小食品比如松子、榛子、瓜子等还有健脑之功效,有时间、有条件者应该经常食之。

  多喝粥汤:古代陆游就有“养人最是粥”之说。食粥养生自古延续至今,兴盛不衰。此外,牛奶、豆浆、各种煲汤等都是对身体大有裨益的食品。江南暑热,因此有喝汤的好习惯。汤汁进入肠胃以后,顺着汗腺排出,不仅散发出热量,也带走了体内诸多残留毒素。定食进食:定时定量进食,久之形成动力定型,这是人体生物钟的要求,也是最佳的养生之道。除三顿正餐外,于上午10点、下午16点及20点左右加小餐。这样加入的“小食”,具多重功效。它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导致与正餐的矛盾。法国营养学家的一项调查表明,进餐次数多的人能更好地吸收热量,体重不会因此而增加。相反,一个人如果减少进餐次数,28天后体内的脂肪便可增加600克。

  早餐宜早:“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即三餐皆需早。早餐与晚餐大不一样,可避免一天中营养的短期不平衡。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早餐早食还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每天早上按时(如7点)进餐,则肾上腺皮质就会在凌晨4点准时分泌肾上腺素,使身体自然地处于一种准备状态,大脑和肌肉从早上就开始活动。这就是“早上型”人的生物钟节奏。它有益于健康和一天的工作、学习。相反,漏吃或晚吃,昼夜节律就会变成“夜间型”,它很难使你的大脑在中午之前活跃起来,这也是某些疾病的诱因。

  顺时应变:按照季节变化调整饮食也是古往今来的养生经验。春季突出温补,如葱、蒜、韭菜等蔬菜,大虾、瘦肉、禽蛋、鱼、豆类等均是佳品;夏季首先要注意补足水分和钠、钾、钙等无机盐,含氮物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秋季气候干燥,饮食要点是养阴润肺,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之类为度秋佳品,多喝开水、淡茶或牛奶、豆浆等饮料,少吃辣椒等燥热的食品;冬季天气寒冷,进食的要点是保阴潜阳,即多吃点敛阳护阴的食物,如胡麻仁、藕、木耳等,狗肉、羊肉等高热量食物也不可冷落。另外,应多吃新鲜蔬菜,以免维生素缺乏。

  开心进食:吃饭时应心情愉快,品尝美味,开心进食是一种享受。精神状态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使得血液循环加快,免疫力增强,可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生气、发怒使消化功能受影响.还很容易引起其他疾病,不利于健康。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