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浩,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贵州省千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康复学组青年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儿童神经学组副组长,以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卫健委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14篇。参与翻译专著《孤独症早期介入丹佛模式》1部、参编《今日遗传咨询》和《儿童遗传性疾病的康复》专著2部。娴熟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脑性瘫痪、发育迟缓、言语语言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和康复方案的制定。
儿童矮小症发病率3%,虽然高但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相关知识、不重视孩子身材矮小的问题。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映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的剂量越小,所花费用也越小,3-12岁是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期。因此,切不可等到发育后期如15-18岁时再治疗,此时骨骺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已不再可能达到理想身高。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长期低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年长不到5厘米,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盲目等待,更不能轻易相信广告宣传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坚持系统的治疗,大部分矮小患者都能恢复正常身高,达到理想身高,实现长高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