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妇幼保健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时间:2025-03-25 09:40:0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结核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有关专家指出,儿童因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是结核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发布报告显示,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中儿童占比达12%。

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新华社记者连线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专家,就家长关心的儿童结核病防治问题作出解答。

一问:儿童结核病有什么特点?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杨海明: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儿童结核病具有特殊性,一是传染源多为家庭内成人患者,如父母、祖父母等密切接触者;二是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初次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生全身播散;三是症状不典型且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儿仅表现为低热、食欲不振或体重不增,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其他肺部感染。

家庭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成人患者,是降低儿童感染风险的关键。

二问:如何识别儿童结核病早期信号?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李惠民:持续咳嗽超过2周、反复低热伴夜间盗汗、生长停滞是重要警示信号。

儿童结核病症状个体差异大,家长需警惕以下表现,包括发热,多为午后低热,持续时间超2周,伴乏力、夜间盗汗;咳嗽,持续干咳超过2至3周,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咯血或胸痛;全身症状,食欲差、体重不增或下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无故哭闹。

若孩子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或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胸部X线、痰液及血液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三问:家庭中有结核病患者,如何保护儿童?

杨海明:落实“隔离、防护、监测”三原则。

隔离措施包括结核活动期患者应单独居住,避免与儿童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需遮掩口鼻,痰液需密封处理。

环境防护包括每日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至少30分钟;患者房间定期消毒,儿童勤洗手、加强营养以提高免疫力。

密切监测指的是,如果家中有人确诊为肺结核,应规范治疗,家中密切接触者要尽快筛查并做好防范;如果儿童仅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但没有活动性肺结核症状,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活动性病灶,可以正常上学。

四问:儿童结核病能否根治?儿童如何预防结核病?

李惠民:规范治疗下,儿童结核病治愈率达98%。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疗程通常为6个月以上。需注意增强体质、避免接触传染源,并定期随访1至3年。

在预防方面,卡介苗仍是重要手段,新生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若家庭成员出现咳嗽、低热等症状,需及时排查结核病。

结核病虽可防可治,但其隐匿性和家庭内传播风险仍需警惕。医疗机构应加强儿童结核病筛查和规范化治疗;家长需提高防范意识,早识别、早干预;社会各界需共同强化健康意识、履行健康责任。通过多方协作,为儿童筑起抵御结核病的坚实屏障。(记者顾天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兰陵县司法局召开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企业座谈会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兰陵县司法局召开规范
以“健康答卷”答好新时代赶考路
以“健康答卷”答好新
河北深泽: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河北深泽:用爱点亮希
馆陶县中医院开展见习学生心肺复苏急救技能考试
馆陶县中医院开展见习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