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研究所主办、上海沪东医院承办的“2019康复外科理念的思考与实践”研讨会上传出消息,借助医联体技术支持、通过学科创新“学优补短”、体现现代康复外科理念、定位极高龄骨折患者的“区域诊疗康复中心”已初具规模。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研究所所长汪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学专家、终身荣誉教授姜立本,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康复科主任张键、麻醉科薛张纲教授、护理部主任徐建鸣、宣传科科长齐璐璐、继续教育科科长余情博士;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科杨坚主任、骨科朱海波主任、上海东海老年护理医院院长蔡泽中以及兄弟单位、本院相关学科主任、医护人员;上海沪东医院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梅英女士、上海沪东医院管理公司总经理张辉、沪东医院院长邹冰川参加了研讨会。

沪东医院邹冰川院长表示,在中山医院各学科技术和护理方面支持下,由姜立本教授牵头发展医院康复外科,指导开展多学科协作,将高龄髋部骨折的诊疗定为学科创新特色技术,经过2年实践,在诊治技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80岁以上极高龄患者,在摔倒后极易发生髋部、胸腰椎骨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介绍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由于存在高龄、麻醉、术后并发症方面的高风险,不能和不愿手术的占比很高。而患者卧床一年后的死亡风险也随着心肺、胃肠等功能下降而上升。沪东医院把能够让这些患者坐起来、站起来、能够减轻疼痛作为切入口,已形成了极高龄骨折患者治疗康复的初步模式,极高龄骨折患者的“区域诊疗康复中心”已初具规模。
会上,沪东医院骨科马兆龙主任、功能科吴宇主任、麻醉科洪运忠主任和外科赵瑾护士长先后介绍了将康复外科理念实践于高龄髋部骨折的经验和实践中骨科微创技术、麻醉技术在高龄髋部骨折治疗上取得的突破性、阶段性成果。

医院多学科协作组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技术,开展了包括椎体成形术+神经根后支阻滞、超声引导下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麻醉、镇痛等,并注重对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前评估要点、麻醉控制和规范及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使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并发症多的高龄患者术后能够恢复较快、术后镇痛也较满意。此外,与会专家对本学科开展的超声引导可视化技术用于关节炎、肩周炎、神经卡压症等难治性疼痛、病症的精准化诊疗也做了讲解。
汪昕教授建议,为更好地建设“区域诊疗康复中心”,未来可进一步完善高龄髋关节患者的手术评估、麻醉安全、康复护理及出院随访。并表示将继续以医教联合体为纽带,中山医院相关专科将给与医教研全方位的支持,推进沪东医院康复外科专科发展。

对于学科后期发展的软硬件投入,刘梅英董事长表示将全力支持,沪东医院将以此为契机,以医学创新为着力点,服务民生为落脚点,加强与各兄弟单位的协作。面对新时期医疗发展的新挑战,各学科将抓住和寻找新的机遇,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底线思维,共同赋予沪东医院新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