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丹东珍珠医院中医科,笔者一次又一次的见证了这样的神奇。
初入诊室,一位年轻的中医大夫正在为患者诊脉,周围围坐的患者,眼眶周围都扎着针灸针,闭目养神。每名患者留针半个小时左右,便可起针。大多患者当即便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对那位年轻的中医大夫称赞不已。


这种疗效立竿见影,十分神奇的针法便是“眼针疗法”。而那位年轻的中医大夫是这家民营医院的院长,中医博士邹晓明。
据了解。“眼针”是辽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根据华佗的“五轮八廓”学说,结合周易的八卦理论和中医脏腑理论创立的微针疗法,即将眼球周围划分出八个区域,十三个穴区,在这些穴区进行针刺。“眼针”对于各种疼痛类、功能性、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邹晓明出身中医世家,大学起得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名家资源,先后师从全国名中医张静生教授、伤寒名师谷松教授、辽宁省名医王凤荣教授、辽宁省名医王鹏琴教授等中医名家。“眼针疗法”就是跟从彭老亲传弟子王鹏琴教授学习的。
彭氏眼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攻关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珍珠医院中医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辽宁彭氏眼针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二级工作站(全国目前共有15家)和示范门诊,除了运用“眼针疗法”为患者服务,承接部分科研任务外,还肩负着在区域内推广“眼针疗法”的任务。衷心地希望彭氏眼针的神奇疗效,能够随着眼针技术的推广,惠及更多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