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数据安全为前提,医患体验为核心”三原则,注重发挥AI系统辅助工具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医院综合救治能力。近日,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通过自主部署智能医疗问答系统,将AI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辅助工具。与部分医疗机构单纯引进商用系统不同,此项目是在确保医疗数据安全前提下,逐步推进技术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
一是实现医疗AI“本地化”突破。通过将5000余份诊疗指南、药品说明书等专业资料转化为训练素材,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院内知识库系统可快速响应医护人员关于诊疗规范、药物配伍等专业咨询。“就像有位24小时在线的'医疗助理',输入患者血常规数值,就能立即获得异常指标解读建议。”参与测试的张医生这样形容。
二是严守安全底线。区别于直接使用公有云AI服务,馆陶县中医医院选择在本地服务器部署系统,所有数据流转均在医院内部网络完成。技术团队特别说明:“患者的检查报告、病历资料等敏感信息完全不会触网,AI训练数据均来自脱敏后的公开医学文献。”这种“数据不出院”的模式,为后续对接电子病历系统筑牢安全屏障。
三是务实推进技术落地。目前,该系统已进入临床试用阶段,重点辅助检查报告解读、医嘱审核等场景。信息团队负责人坦言:“我们不追求炫酷的'全能AI医生'概念,而是聚焦解决医护人员实际工作中的信息检索痛点。”据了解,团队正与各科室联合攻关,计划分阶段实现与影像系统智能阅片、检验数据动态分析等深度对。
馆陶县中医院负责人强调,未来新技术应用始终遵循三原则:一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二是以数据安全为前提。三是以医患体验为核心。特别提醒要把“AI系统仅作为辅助工具,所有诊疗决策仍由专业医生负责”。(孙长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