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时讯

让红旗渠精神薪火相传

时间:2017-07-19 19:48:57  来源:中国健康新闻网  作者:

图片2.jpg

老书记杨贵为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题词

  中国健康新闻网讯: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林州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实际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

  穷则变,变则通。

河南林县(林州市)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有时大旱连年,庄稼颗粒不收,史书记载由于干旱,林县历史上数次发生“人相食”。水是生命之源,为彻底改变林县人靠天吃饭的状况,经与山西和河北两省协商,原林县县委制定“引漳入林”方案。1960 年代,在当时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等人领导林县人民历经十载,修筑红旗渠,被人戏称为“二贵闹太行”。在此过程中,“二贵”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重重困难,也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但他们不为所动,勇于担当。林县农民们的记忆深处有着对饥饿的深深恐惧,凭着对土地的忠诚以及对水的渴望,最终他们为林县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太行山的悬岩峭壁上凿出一条人工天河。

  林县儿女多壮志,敢叫太行换新颜。

红旗渠全长超过 1500 公里,工程于1960 年 2 月动工,1969 年 7 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 10 年。施工过程中人们削平高山,凿通山洞,挖砌土石方 2225 万立方米,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 2 米,宽 3 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与如此浩大的工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常原始的施工工具,铁镢、铁锹、手工凿、大锤、小推车等。在没有任何现代化设施的情况下,林县人民硬是用双手和简陋工具修筑出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红旗渠开始动工的 1960年正值自然灾害,林县人民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不屈不挠,坚持战斗,最终成功地把漳河水引入林州,解决了耕地灌溉用水问题,改变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情况。

  太行有幸埋忠骨,虽九死其犹未悔。

为了修建红旗渠,林县人民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一巨大工程耗资上亿元,其中 60%以上是村民集体节衣缩食省出来的钱。前后有 30 万群众参与修红旗渠,其中有 81 人牺牲生命,埋骨太行山。最典型的例子是河南原阳籍的总设计师吴祖太,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为察看险情,不幸巨石砸中,夺去了年仅 27 岁的生命。红旗渠——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地势险恶,石头坚硬的太行山山腰穿过,洞长 616 米。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只有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洞的施工任务异常艰巨,为实现早日通水的目标,来自全县的数千名青年突击队员们忍饥挨饿,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苦战一年零五个月终于凿通隧道,为了表彰青年们的业绩,此工程被命名为“青年洞”。

图片1.jpg

  我祖父辈的人青年时代奉献给了红旗渠,其中值得引以为傲的是“二贵”之一的李贵与笔者同村——现林州市临淇镇社书村,他们的精神也必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人工天河。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开拓而创造的共和国奇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也鼓舞了一代中国人,不管自然条件多么恶劣,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红旗渠已经不单是一项水利工程,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象征。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时乃至现在的缩影,1974 年第 6 届联合国特别会议是新中国恢复安理会合法席位后参加的首次高级别会议,中央高度重视并派出以邓小平为团长的高级代表团,邓小平自豪地向各国首脑和外交官播放了《红旗渠》纪录片,宣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0 年,中央纪委把红旗渠列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2016 年 3 月 27 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 50 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赴河南林州调研,再谈党风廉政建设,并于 29 日在中纪委官网刊文《红旗渠的故事》,王岐山调研的启示意义有两点:其一,预防腐败,教育为先。红旗渠是很好的“活教材”,文中指出,“难能可贵的是,县委一班人带领林县人修渠 10 年,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丝一毫的钱粮物资。”其二,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王岐山强调弘扬红旗渠精神,是要求广大干部勇于担当,破除反腐过程中的阻力。

  从昨天走到今天,让历史走向未来。

“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是传播“红旗渠精神”的载体,联合会主席邓军强先生是大使和代言人。2017 年 1 月 15 日,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主席邓军强一行专程赴北京看望老书记杨贵,杨贵书记说:“红旗渠是先辈英雄们用十年时间修了一条生命渠,你们作为传承人,要维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林州人民不忘先辈的丰功伟绩,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作者:付彦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红旗渠友好合作联合会优秀会员.)责编:许顺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倾情创作情系北京冬奥会
著名圆珠笔画画家郭艳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起便民“连心桥”
馆陶县网约护理服务架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天使“飞”进百姓门 患者享网约服务
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民无偿献血有了新去处
点滴爱心 汇聚希望 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免责声明
京ICP备10039517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