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探访王英一家
2018年7月20日上午八点半,天色灰蒙蒙一片,空中飘着细雨,那贞小学杨校长“灯塔”服务队四名成员带着大米和纯牛奶前往茂名一中东门对面的板房探访王英一家。
在此之前,“灯塔”服务队队员从那贞小学杨校长口中得知:王伟栋小朋友家中有残疾的父母,平时的照料依靠着亲戚,王英一家先前的住址本为电白区高地街道那花社区南边村,但后来因为茂名一中的建设而被拆迁,他们被安置在茂名一中东门对面的板房中作为临时安置地,大儿子在施工时所挖的蓄水坑中丧命,而关于拆迁的赔偿金至今仍未有结果。“灯塔”队员们来到其家中,显而易见,板房在雨中显得弱不禁风,若狂风侵袭,几乎成为危房。

随后,王英一家和杨校长用当地方言进行交谈,在交谈过程中,“灯塔”队员们得知王英一家每月的补贴在450-500元不等,每天生活费只有20元左右,三餐中除了米饭就只有芥菜和鸡蛋,这显然不能满足正常家庭的温饱需求。在沉闷而压抑的氛围中,杨校长用温和而理性的口吻劝导王英一家在拆迁房屋方面应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因为无人响应、时隔多年而闷声,应尽快向相关部门反映并获得合理的说法,得到明确的解决方案。
同时,杨校长还将王伟栋小朋友曾在之前的学校受到的欺凌的情况向其不知情的家人说明,还原了当时孩子受到凌辱后委屈和害怕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并耐心劝导孩子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被欺凌的情况应及时向老师和家人反映,同时也提醒其家人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让他愿意主动向身边的人敞开心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次“灯塔”成员对王英一家进行家访,一方面是为了给他们提供生活上的物资,带去温暖的慰问,更重要的是指引他们维护合法的权益,帮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明确维护权益的重要性及其做法,同时也帮助孩子向其家人诉说心中难言的痛苦,搭建起孩子与亲人们之间的桥梁,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虽然在社会的各个小角落都可能存在着类似王英一家人的困难家庭,但是“灯塔”成员们尽他们所能给身边的弱势群体送去温暖,用行动向社会传达出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用行动证明着给社会创造的微弱却具有强大正能量的价值。“灯塔”不做旁观者,一直在前行。 |